编者按
回归本原,促进公平,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是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的办学品格。抗“疫”时期,为了高品质实施“在线教育”,让每个学生获得更好发展,新优质学校依靠科学、依靠教师、依靠创新,积极探索与实践中。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开辟《抗“疫”时期的新优质》专栏,搭建分享平台,助力新优质学校更好地携手前行,探索更智慧,更温暖,更绿色,更公平的优质教育。
今天分享的文章来自普陀区洵阳路小学。洵阳路小学长期以来致力于课程创新,尤其是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抗“疫”时期,为了丰富学生的居家生活,学校教师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在线开展了差异化、个性化的跨学科学习活动。文章中展示了三年级的学习案例,教师通过信息采集、艺术作品欣赏、科学实验、运动游戏、手绘作品等形式设置了学习主题,并通过在线讨论为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解决与实践行动提供脚手架,引导学生守护家庭健康,携手家人共抗疫情。疫情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开展真实的跨学科学习情境,教师们通过在线的学习设计,进一步实践学校的跨学科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搜索、解读、分析、处理信息的自主探究与实践能力,学习寻找合适的方法建立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拥有同理心,初步形成辩证思维力。
这是一个特别的寒假,对老师,对学生,对家长都很特殊。作为教师虽然不能像无数逆行的医护人员那样在抗击肺炎第一线,但我们也“忙”在了教育第一线,“停课不停学”,成为了教育最火爆的词。
一、一段科学小视频引发的真实问题
“黄老师,您好!这是我自己做的消毒免洗洗手液。我请妈妈帮我拍了一个视频,请您看看,谢谢!”三年级自然学科黄老师的晓黑板APP信息栏里跳出了一段语音,随即发来了一个视频:“需要的材料有芦荟凝胶20克,酒精20克……”三(1)班的小马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俨然像个小科学家。由于家里免洗消毒洗手液用完后,妈妈奔走多个超市也没能买到,于是孩子就萌发了自己在家做的想法。他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用家里现成的材料尝试进行了实验,帮助家里解决难题,守护家庭健康安全。孩子自发的研究让人欣喜,更让老师找到了课程与孩子生活紧密相联的方式——科学就在生活中,科学其实很好玩。
于是,黄老师将这一视频发到了年级各班的晓黑板讨论区引发了一场头脑风暴。讨论区一下子炸开了锅,孩子们纷纷提问,发布见解:
☆你是怎么知道这样可以配成消毒液呢?
☆你在配的过程中怎么知道自己加多少东西是适当的?这有什么依据吗?
☆小马,你怎么想到要去配消毒液的?
☆你在配制的过程中,好像没有使用滴管什么的,你怎么知道自己放多少才是合适的呢?
☆你配出来的消毒液真的和外面买的一样吗?有消毒的功能吗?
☆老师,我们现在家里用的各种消毒液也可以自己配置吗?
☆可以用84消毒液稀释后,加上其它的东西做洗手液吗?
……
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老师进行汇总、点评和资料补充。这次头脑风暴,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生活中科学的研究兴趣,更是让他们萌发了亲自去尝试的冲动。随后,黄老师在讨论区收获了孩子们自己设计的配置消毒剂科学实验单,小马同学还根据班级同学提出的建议提前做好实验单,准备了计量工作,规范了实验步骤,重新拍摄了视频。
二、围绕主题,开展问题解决式的学习与实践
1
自制消毒免洗洗手液
(视频截图)
2
设计“科学实验单”
由孩子们自发展开的一次科学实验,也引发了其他老师的思考:此次疫情的爆发,虽然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但换个视角而言也是对孩子面对灾害与危机时的教育引导。如何基于学生成长需求,为他们在这个特殊时期设计一些有意思的课程,丰富学生宅家的生活呢?在学校W课程的启发下,老师们结合学科特质为孩子们合力订制了“守护家园,守护一份责任”的课程内容,以跨学科融通的方式,培养学生搜索、解读、分析、处理信息的自主探究与实践能力,学习寻找合适的方法建立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拥有同理心,初步形成辩证思维力,给宅家学习的孩子们提供更广阔,更有趣的学习空间。
随即,班主任老师们在第一周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在线互动中带领孩子讨论居家防疫妙招。
“老师,我们家居家防疫的好办法挺多的,有各类消毒法,凡事外出回来都要在衣服和鞋子上喷75度酒精消毒,进来后第一时间就是先洗手,家里用的洗手液也是滴露消毒功能的。”小黄在讨论区发来了语音。
“我们家每天每人要吃一个猕猴桃,这是维C最丰富的水果,可以增强免疫力!”浩浩立即补充。
“我在家每天都练习踢毽子、跳绳!”
“我和外婆一起择菜,商量菜单,荤素搭配,给家里人准备营养餐。”
……
经讨论汇总,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居家防疫、保障家庭健康妙招中的思考维度是多元的,有居家消毒、合理餐饮、健康锻炼等,于是老师就引导孩子们用思维导图的呈现方式,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整理归纳,通过手绘或电脑编辑等方法,将研究成果与同伴分享交流,为家人宣传介绍。
3
个性化“居家防疫图”
除了“消毒剂那点事儿”“居家防疫小妙招”这些课程内容,我们还在美术、体育、音乐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趣味家庭运动会”、“抗疫艺术作品鉴赏”等有趣的课程。后续班主任老师们还将整合校儿童哲学课程,引导孩子开展家庭深度话题讨论“疫情期间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指导学生围绕讨论话题自创一幕微剧本。届时美术老师还将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微剧场的道具制作,如用鞋盒、快递箱等搭建微舞台,用袜子、筷子等材料做表演手偶等,孩子们会以“家庭里的小剧场”这一方式交流展示自己的创想和实践成果。
4
抗疫艺术作品鉴赏
5
居家运动来设计
工作环境
疫情当前,我们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