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走出蝶变之痛

一言难尽的年快要到头了,上观新闻一年一度的“品区”时间也到了。

这一年的上海16个区,受到过冲击,遭遇过挫折,也创造了不少奇迹。这一年还为过去的五年划上一个句号。“十三五”收尾了,“十四五”要来了,新的征程开始了,每个区都有它的跑道,这个节骨眼上,每个区都在全力奔跑。

今年末的“品区”,我们品的是五年。往回看,是为了往前看。老规矩,一个区,一个关键词,我们不怕一言难尽。

图片说明:普陀城区面貌

铜川路静宁路口往南米,一家新楼盘的售楼处。门口的喷水池整日哗哗作响,高大的落地窗擦得铮亮,黑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殷勤而不失专业,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排场。

而这种排场,在楼盘的广告语上更是被发挥到极致:“伟大的一平方公里”。地产企业这样定义自己在普陀区真如副中心这个占地一平方公里的商住项目。

“伟大”二字用在一个楼盘上,实不免矫情。但仔细一想,也有“根据”。这个楼盘所在地的前身,是上海最大城中村——红旗村。上海曾把红旗村的整治作为全市重点的攻坚项目。直到年6月,红旗村比预计提前近天完成了近亩的土地征收,一共拆了近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这才为后来大手笔建设商住项目腾出空间。这一场全市瞩目的城市更新,不可谓不“伟大”。

普陀的过去5年,甚至10年,逃不过一个“拆”字。表面看拆的是房子,是经年累月形成的与城市新功能、新定位极不匹配的旧形态。但归根结底,普陀区“拆”的是自己。从拆解自己作为上海传统工业重地的旧身份开始,普陀要蝶变,要实现破旧立新,要在上海各区的你追我赶中找到自己的那条路,重新走到台前来。

只是要完成这场“蝶变”,不免历经波折,承受痛苦。

一.

今年“双十一”当天,普陀区长征镇宣布,由光彩市场转型建设的天地科技园一期开园,目标是吸引一批数字经济企业落户。

互联网新经济的商业战场上,从不缺参与者。但天地科技园还是满怀后来居上的信心,一期3.1万平方米的办公区域已经正式对外招商;二期2.6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和配套设施正在赶工,计划明年9月完成。

光彩市场曾是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和经营者在沪设立的特色产品窗口。类似这样的市场,普陀过去有多个,做的基本是工业产品、小商品的批发和零售生意,名气享誉全国。

丰富的市场群落和完整的工业生产销售体系,一度让普陀在上海“北四区”(普陀、原闸北、虹口、杨浦)里占据了优势的地位。在很多老普陀人眼里,普陀的格调是远远高于其他三个区的,不光因为它在当时的发展前景,还因为它拥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建设的、代表光荣的工人新村。

0年以后,“北四区”相继进入转型期。同样是老工业区,杨浦走了一条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的路;普陀也面临大批工业企业尾大不掉,大量老工人新村改造在即,大量初级市场亟待转型的现实问题。历史包袱就像一节大挂车,一时间压得普陀动弹不得。想要把准方向盘,首先要左冲右突腾出空间。

铜川路水产市场从6年启动搬迁,前后历时10年;曹安市场从9年开始搬迁,历时4年多;年红旗村拆违时,也是困难重重。有基层干部说:想干事,就能想出很多办法;不想干事,就会找出很多理由。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出来——想干事,除了需要办法,还需要承受诸多可见和不可见的成本。

曹杨路果品市场,曾是红旗村的标志性企业,占地亩。拆除前夕,年交易水果仍占全上海交易量的60%以上。街道干部回忆,这些房子很多是层层转租的,人口庞杂。一听说市场要关停,小业主连门都不让进,群体性事件一触即发。铜川路水产市场10年间完成从规划搬迁到拆除,消耗了大量行政成本、社会成本,许多参与其中的干部都不忍回忆那段走在钢丝绳上的日子。

这还不包括不可低估的机会成本。几年间,普陀区那么多低端市场拆除或是搬迁,市场腾退期间,土地没有产出,只有投入;未来是一张张规划图、效果图,蓝图要变成现实,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需要时日,甚至可能是漫漫时日。

但一个地区的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漫漫时日”必须提速为“时不我待”。如今,到普陀各个地方走走,能明显看到一股“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今年以来,阿里巴巴、、京东、北京字节跳动等新经济企业先后在普陀安营扎寨。其中最快落地的上海大安全总部暨华东区域总部,从政企双方第一次接洽,到项目签约,仅用了97天,也创下了集团新设项目落地的最快纪录。

一只茧要羽化成蝶,经历的过程往往是漫长而痛苦的。正如现在的普陀,正经历着一场艰难的、关键的自我重塑。可惜外界总是把所有目光给了蝶变后的绚烂,又有意无意地忽视那个挣扎重生的过程。

图片说明:普陀区中环商圈

图片说明:光彩市场转型建设的天地科技园一期

二.

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普陀区领导透露了一则消息:刚从北京招商回来,谈了几个项目,基本都是马上要落户真如的。它们都是比较大的项目,对真如地区的发展肯定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谈及真如,除了古镇、羊肉、真如寺,还能想到什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曾明确,在上海市区的四个角打造四个城市副中心:徐家汇、江湾-五角场、浦东-花木、真如。当时真如被作为上海西北部重要的产城空间,甚至吸引超人李嘉诚以22亿底价拿下真如巨无霸地块。

6年,被真如政府寄予厚望的明星房企长江实业正式进入开发。当时规划中的“高尚领域”商住项目,不光有住宅、公寓、甲级写字楼、两幢酒店,还包括米的“浦西第一高楼”。

但此后的2年多时间,地块一直没有动工迹象。当时有一些地产业内专家分析,长江实业的做法实质可能是“囤地”。第一个进入区域开发,最后一个开盘。只等政府把周边商业配套做熟。

与此同时,万达进了五角场,汤臣进了陆家嘴,区域商业迅速崛起,真如仿佛押错了宝,一等就是十多年。有老百姓直言。“人都搬走了,真如还是那副样子。”

真如的蛰伏,当然也不完全受制于市场因素。位于普陀区东南角的西郊变电站,早在年承担了上海近一半的用电负荷。而到了年,西郊站在迎峰度夏期间的最高负荷仅占全市最高用电负荷的1/50。西郊站的功能明显转移,但普陀真如上空却一直被高压线占据着。很多开发商来考察过后,觉得这里地理位置不错,但高压线下很难开发,真如地区商业配套发展也因此变得无比缓慢。

尽管错过了上一个十年,真如重新开跑,还是引来巨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7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