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人民城市加速普陀转型蝶变区人大

    

7月23日下午,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扩大)举行代表分组会议,近名人大代表围绕姜冬冬区长代表区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大家高度赞成政府工作报告,深感上半年普陀区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希望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十届区委九次全会精神,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加速区域转型蝶变。

坚守初心,点赞抗“疫”中的普陀精神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普陀区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代表们感慨颇多。

“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感受到普陀温度、普陀力量和普陀精神。”区人大代表杜逸梅说道,“无论是居家医学隔离还是设立集中隔离点,都凝聚了全区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等各行业人员的付出,作为医务工作者,我将坚守初心,守护普陀美丽家园。”

区人大代表吴玉苗表示,“区委区政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投入很大,医护人员在抗‘疫’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防控体系和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提升医务人员能力。”王梅芳代表建议,在公共卫生领域要加大软硬件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公共卫生疾控体系建设。

面临新冠疫情冲击,普陀区扎实、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区人大代表陈德华感到,“普陀区制定的政策措施,减少了新冠疫情对经济和就业的冲击和影响,帮助小微企业渡过了难关。”车国兴代表表示,“希望政府在减税降费方面有更多举措,提升企业对政策红利的获得感,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积极建言,助力培育更多经济“亮点”

普陀区坚持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上半年区域经济发展不乏“亮点”。

区人大代表徐晖对区域经济发展信心倍增,“报告中提到一批重点企业项目相继落户普陀,让我们看到了普陀培育在线新经济的潜力,希望今后能引入更多龙头企业,加快科创成果转化,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对于普陀区建立的“全域、全力、全员”大招商格局,许多代表都颇感兴趣。胡贤德代表表示,“招商不仅是要‘招商引资’,最重要的是‘招商选资’,要稳定、扶持现有企业,精准施策进行帮助和服务,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吴俊代表感到,报告中提出构建大招商的格局对安商扶商稳商工作很有指导意义,建议进一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调动招商引商主动性、积极性。

“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普陀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余荷云代表感叹道,“建议普陀区充分运用中以(上海)创新园、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两大‘金字招牌’的优势,加强招商走出去的力度,对招进来的企业帮助做大做强。”查道存代表建议,“要扩大普陀的招商范围,加大核心互联网公司上下游产业链核心产业引进,并细化人才落户的标准,打造更多人才孵化基地。”

期待未来,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下半年工作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区政府要在区委领导下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不少代表对普陀未来城区面貌变化充满期待。达良俊代表表示,“不论是苏州河贯通工程还是‘三旧’换‘三新’工作,我们都看到了政府对民生保障、城区建设的投入,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让纳税人很有获得感。希望今后能更加注重打造‘品质民生’。”

普陀区着力提升百姓高品质生活,叶超代表表示,“本区开展的‘三旧’换‘三新’工作对老城区居民是重大利好,街道将继续征求、梳理居民意见建议,联动条线部门,优化方案,持续增强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

紧紧依靠人民推进城区建设,才能汇聚起共建美好城区的强大合力。钱晓莉代表表示,“希望能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普陀故事,向群众呈现普陀发展美好愿景,提升群众的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提振区域发展信心。”

“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工作推动着政府工作方式的不断革新。许春辉代表表示,街道将基于“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抓手,全方位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

讨论中,区人大代表们还围绕“十四五”规划、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提升城区治理能力水平、破解“老小旧远”民生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摄影:姚佳琳薛松

    

上观号作者:上海普陀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91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