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老人这项市级项目试点名单公布

市民政局说,年9月21日,本市启动首批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取得了较好成效,市民政局决定继续开展试点工作。浦东潍坊新村街道、黄浦打浦桥街道、静安芷江西路街道等50个社区成为第二批试点单位。首批试点单位首年评估合格的继续开展试点。详见↓

本市第二批老年认知障碍

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单位名单

继续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

建设试点的首批试点单位名单

试点一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创建“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给认知障碍老人别具一格的友好空间

一年来,各试点街镇普遍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设施,建立“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从标识到空间设计,都具有认知障碍友好化特色,渗透着以老人为本的理念。

开展风险测评,让“早期征兆老人”不再错失黄金干预时间

作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知障碍风险测评十分关键。尽早介入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病程,就意味着可以通过专业训练延缓病程发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截至9月底,全市第一批27个试点街镇建设的“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场地面积总计已超过平方米。其中,13个街镇配备了独立的认知障碍社区支持中心。

及时开展早期认知干预,让专业力量帮助老人在快乐中延缓病程

早期干预主要是对存在认知障碍早期症状的老年人进行干预训练,试点街镇纷纷引进专业社会组织探索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方式,包括小组干预活动、体脑激活运动、音乐美术等艺术疗法、科技健脑系统等,并结合老年人的认知状况和自身喜好,让老年人拥有更多干预选择,在接受干预的同时,收获快乐和自信。

截至目前,27个试点街镇共完成认知障碍风险测评人,平均每街镇人,超额完成目标。其中,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累计完成1.07万例筛查,覆盖辖区内80%以上的老人;华阳路街道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专业合作,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得出了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数据。

提供家庭支持服务,让家属得到照料赋能和心灵喘息

在试点过程中,还有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实践,即“家庭支持服务”。各专业社会组织在社区落地家属支持中心,建立家属俱乐部社群、开展家庭照料者培训、和“记忆咖啡”等心灵喘息活动,逐步建立起一套丰富全面的家庭服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家属们获得从照护能力到自身心理慰藉等多方位支持,认知障碍老年人也得到更好的照料。

此外,专业社会组织依托友好社区项目建立的各方合作网络,也能更好地从家庭需求出发,提供相应的照护建议、专业服务的转介对接,让长护险、认知障碍床位、适老化改造等已有政策和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社区各方参与,共建社区记忆防线

试点过程中,在面向老人和家庭直接服务之外,特别将“社区友好网络建设”和“友好文化营造”纳入政策指引及评估范围。在试点建设指引的引领下,各组织的社区动员能力被逐步激发,认知障碍相关的科普倡导、公众脑健康教育也来到了更多市民身边。此外,各组织也积极探索建立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友好社区网络。社会组织们走进社区团体、企业单位、甚至大中小学校,传播认知障碍知识和友好理念,发展出了一大批友好支持机构。

资料:上海发布

编辑:尉澜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创新力量尽在这场总决赛→

普陀“零酒驾”创建名单公布!快看有哪些

普陀一男子骗财骗色,套路竟然是这样……

普陀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大揭秘

名第三届进博会志愿者宣誓上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55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