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民政局聚焦深度老龄化的社区特征,指导各受理中心不断增强为老服务的意识,切实掌握“民情需求”,通过为社区老年群体提供“有温度”的政务服务,为前来办事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解决老年居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1智能技术提供贴心便利服务普陀区民政局按照“一网通办”工作要求,积极在受理中心推行“一件事一次办”,针对医保、社保、民政等老年人高频办理服务事项,进一步推进数据共享,不断优化办理流程,尽可能现场一次性告知办事流程和材料,对于少带材料的老年群众,办事人员利用电子证照库调取材料,做到应调尽调。除大厅办理外,同时还对老年群众通过电话或面对面指导“网上办”“掌上办”“上门服务”等模式,切实方便老年群众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长寿路街道、甘泉路街道、桃浦镇等受理中心持续推进延伸服务,将医保、社保等老年人高频办理事项,延伸至区域内人口密集度高、人流量较大的片区,并设便民服务延伸点,派青年骨干长期进驻,方便老年人“就近办”;在下放延伸事项的同时,着力做好对接工作,与受理中心本部无差异化办理。通过“预约办事”减少排队等候时间,通过自助终端以及24小时自助服务区随时自助办理相关事项。目前,普陀区已建成6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部分服务区已延伸到社区居委会,能够更好地就近为社区老年居民服务。为了更好地方便居民自助操作,受理中心通过志愿者服务队为居民提供自助机操作指导,同时,通过编制便民服务操作指南,满足居民工作时间以外的业务办理需求,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2主动发现为老年人排忧解难普陀区民政局坚持强化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畅通老年人政务服务信息交互渠道,受理中心利用“好差评”评价仪、意见本、热线电话等,广泛收集老年人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意见建议,及时回应老年人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