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这些海上最美家庭的最美密码是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家,是温暖的代名词

在这里,每天弹奏着

“柴米油盐”的交响乐

在这里,每天上演着

“五味杂陈”的协奏曲

家,是我们永远守候的港湾

日前,上海市妇联

揭晓了年度“海上最美家庭”

其中有9户来自普陀

让我们一起走近普陀的这些最美家庭

解锁他们的“最美密码”

张琴家庭

最美密码:耕耘

年是张琴、吴莼从事教师行业的第31个年头。秉持“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理念,夫妻两人从不间断学习,张琴经常参加各项业务培训和教研活动,提升教学理念和方法,因此也荣获了多次市区级生命学科教学奖项。作为学校党支部书记的吴莼,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还要再进行备课,为提高教学管理能力,年逾半百还参加了香港教育大学教育硕士生的学习,并获得了优秀学员。不管多忙,两人每周都会抽出时间探望长辈,长辈生病期间互相配合分工合作,让老人得到良好的照顾和心理上的安慰。受父母影响,他们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尽管工作繁忙,但每次回到家,都会去爷爷奶奶家里陪陪他们。作为党员,两人秉持着共产党员的信念,积极投身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胡世诚家庭

最美密码:责任

自今年三月疫苗接种工作启动后,普陀区新冠疫苗机动接种队负责人胡世诚带领队员们深入校园、商区、楼宇、大型居民区、集市以及公园、地铁站等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半年多来,已累计接种场,超11.7万剂次,接种需求在哪里,疫苗就到哪里,他带着队员就在哪里接种。每天晚上9点,胡世诚都会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部署,对于街道排摸上来有需求的点位,他都会亲自提前踩点。最忙的时候,一天开了11场流动接种,疫苗机动接种小组随时待命。由于家住在浦东,忙碌的工作使他经常不能回家,家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的妻子不顾白天上班的疲惫,在午夜给他送来了换洗衣物和日用品,孩子虽然已经连续两个多月没有见到自己的爸爸,但仍然给爸爸发来语音加油鼓劲。“舍小家、为大家”,胡世诚正在以实际行动为构筑全民免疫屏障贡献自己的力量。

左靓家庭

最美密码:谅解

作为“双警”家庭,聚少离多已经成为了常态。左靓现为普陀区长征派出所副所长,作为辖区疫苗接种保障对接负责人,“社区平安”和“百姓健康”两幅重担一肩挑,他带领民警全力投入一线执法整治,辖区疫苗接种点设立初期,人流车流密集,违章靠边停车的情况时有发生,左靓就对这一突出问题进行不间断整治,通过一周的劝导疏通道路,这一区域的违章停车现象销声匿迹,为巩固战果,左靓同志又通过动员志愿者加入整治队伍,形成了管理长效,为疫情防控筑牢"防线"。妻子闵艳是江桥派出所的民警,也经常加班加点,夫妻两人几乎一周也碰不上几次面,但是身为人民警察,同样的信念让彼此都能谅解对方,给予包容和关怀,成为彼此的依靠。

任伟家庭

最美密码:扶持

任伟是一名军转干部,妻子顾敏艳是一名社工,虽身处不同岗位却拥有同样的坚守。任伟作为普陀区税务局税务窗口的业务组长,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推广“非接触式办税”,高效受理网上办税业务。顾敏艳则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社区基层一线,为居民排忧解难,尽心尽力服务社区。面对疫情突发,任伟第一时间加入“预检突击队”,勇当防疫志愿者,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顾敏艳则毅然投入社区防疫一线,积极负责社区外来人口登记、上门摸排以及口罩预约发放工作,今年,疫苗接种全面铺开,她更是主动放弃休息,宣传疫苗知识、动员居民接种,筑起全社会的免疫屏障。在工作和生活发生冲突时,他们总是相互商讨,相互扶持,在一方加班加点工作时,另一方能尽力协调好家庭与工作,悉心照料双胞胎儿女,让对方都能免去后顾之忧。

李保山家庭

最美密码:爱党爱国

李保山,十三岁参军,医院当过护士,后通过学习担任军医,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受到中央的嘉奖。离休多年,李保山夫妻尽管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但仍然注重学习,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密切关心南杨园小区的事。只要是有灾区等突发的事件,他们总会第一时间积极参与募捐。年突发新冠疫情,夫妻俩一次性捐款十万元,支援灾区,还每天让探望他的家人给他讲疫情的发展和抗疫一线的动态,他们表示,年纪大了,做不了其它贡献,就为疫情防控捐点钱吧。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浓浓的爱国爱党深厚情怀。

张邦洋家庭

最美密码:奉献

张邦洋,中共党员,机关退休。自年入住中远两湾城,退居社区,他发挥余热,为两湾城的小区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前些年,张邦洋所住楼栋群租现象严重,他挺身而出,与楼栋其他几位业主成立了楼管会,并以楼组长和业主代表的名义和感召力,与小区其他四个门栋联合起来,开始了两湾城声势浩大的整治群租行动。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整治行动获得了成功。为巩固群租整治成果,张邦洋积极配合“三位一体”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参加楼栋群租房的检查整治。张邦洋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女儿、女婿都是中共党员,复旦研究生、主任工程师,在单位表现出色,外孙女年年都被评为学校“好学生”。疫情期间,张邦洋动员全家参与楼栋志愿者的工作,轮流站岗为居民守护平安,并响应号召捐款捐物,小外孙女也通过线上向红十字会捐出了压岁钱,张邦洋用自己的正能量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家庭氛围。

徐林家庭

最美密码:相濡以沫

老伴一生劳碌命,全家数她最辛苦。

大事小情都她做,苦累脏活皆不顾。

一年四季忙到晚,无论寒冬与炎暑。

都是爹妈生和养,谁人不愿享清福。

亲朋好友翘首夸,幸有贤妻伴老夫。

林中菊园永芬芳,余生相伴百年渡。

这是徐林老师写给爱人孟菊芳的打油诗。徐老师一直说,“我做的大小事情背后都有我爱人的支持,我一步都离不开她。”年徐林两次病危,是她守在病床前,几天几夜不合眼在徐老师身边照顾,直到徐老师脱离生命危险才松口气。徐林出生于烈士家庭,16岁入伍,20年军旅生涯,后转业到地方工作,退休前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家务,退休了忙于社区事务,担任社区自治理事会顾问,参与同心家园七彩楼组建设,又担任万里街道社区党校讲师,要备课宣讲,孟阿姨从来都是主动承担家务活,把家庭照顾井井有条。孟阿姨也是一名党员,为人和蔼可亲,热心公益事业,担任了楼组长一职,今年疫情期间,孟阿姨帮助居委会做好防疫措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头捐款。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只有相濡以沫的爱,才是生活最美好的样子。

王聆家庭

最美密码:守护

王聆是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科科长。新冠疫情爆发后,王聆的日程表里就再也没有了休息,每天最早到单位最晚离开,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电话排摸、上门调查、健康随访,到处都有她的身影。女儿回国需要隔离,王聆毅然决定单独在外居住14天,全身心投入工作。今年4月初,她被派驻到长征镇百联接种点担任负责人,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马不停蹄地穿梭于等候区、接种区、留观区、医疗区,从疫苗储运到突发事件处理,从安全接种到医疗安全,她着力把好点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流程。王聆既是一个技术能手又是一个“好管家”,医院的团队成员,她依靠着十八般武艺,短时间内将这群素不相识的白衣战士凝聚成了一股合力,边工作、边磨合,王聆带领着大家磨炼出了团队意识,百联接种点更是获得了首轮“普陀区新冠疫苗最佳接种点”称号,她本人也荣获“上海市免疫英雄”称号。家永远是她最坚强的后盾,王聆的爱人张先生一直被大家称为模范丈夫,平时忙于自己的工作以外,还把家里安排的井井有条,总是在她的身后默默地支持着她的工作。在无数个繁忙结束工作的夜晚,都看到张先生在静静等候着她一起回家,“你守护全民健康,我守护着你”。

徐宝玉家庭

最美密码:传承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带好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多年来,徐宝玉家庭始终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社区治理贡献“家”力量。徐宝玉是莲花公寓居民区党总支党小组长,党龄35年;丈夫俸茂华党龄53年。多年来,两名退休老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党建、疫情防控、社区自治等各项工作,争当“抗疫志愿者”“接种宣传员”“党史宣讲员”,用行动诠释对党的崇敬、对国家的热爱。徐宝玉的儿媳张群丽,是莲花公寓居民区党总支部书记。在公公婆婆的言传身教下,张群丽以“情”字深入群众、以“实”字开展工作、以“本”字不忘初心,成为小区居民的“守门人”“贴心人”“娘家人”“管家人”。儿子俸波,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请缨、投身防疫一线,每天坚守在沪宁高速花桥收费站,发挥守好一道关、护好一城人的重要作用。孙子俸骏昊在祖辈、父辈的影响下,发挥自己体育特长生的优势,为隔离居民送餐送快递,协助开展扫街、扫楼、扫户,勇敢挑起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努力做优良家风的传承者、守护者、塑造者。

最美家庭用“最美密码”

诠释了家的含义

他们是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楷模

让我们向这些家庭学习

一起行动起来

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来源:上海普陀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84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