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牵引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全周期管理,构建更加完善的城市运行数字体征体系。深化全域数据治理,夯实数字底座。加强智能管理终端在社区的推广,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普陀区大力发扬“人靠谱(普),事办妥(陀)”作风,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智普陀”品牌。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做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智联普陀城市大脑”迭代升级,更加及时精准有效地处置事件、应对风险。持续深化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等领域数字化应用。一屏发现全天候“把脉”城市生命体征在区“一网统管”平台共汇聚了项城市生命体征数据,分为了城市之感、城市之声、城市之眼、体征发现、气象、交通等不同版块。32类11万余个物联感知设备实时感知,不同场景、不同部门数据在此汇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全天候“把脉”城市生命体征成为现实。应对自然灾害,尤其考验城市管理细节和应急响应机制,在防汛防台方面,区“一网统管”平台就多次在实战中显真章,在预警、研判、处置环节充分发挥作用,让防范效率大幅提升。智慧气象精细化管理先知系统每当有台风、汛情来临,十多万个传感器以及76个移动单兵,就会全线投入使用,让决策部门对全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应变。事先接入“一网统管”平台的“智慧气象精细化管理先知系统”和“防汛防台指挥系统”,则为应对台风、汛情影响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和有力的决策支撑。通过分析和预估天气对城市运行的影响,“先知”系统可以预测风险情况,气象灾害来临时值守人员的重点目标就是“盯”着“先知”系统,一旦收到风险提醒第一时间通知街镇或相关委办局,采取应对措施。“防汛防台指挥系统”则是让处置力量的调配更加精准。通过防汛防台指挥系统,一旦有台风、汛情,区防汛指挥中心能够实时监测全区综合汛情、积水检测、物资调配等情况,实现了在一个平台上对防汛指挥调度各类事项进行集成化、协同化、闭环化处置,实施应急联动,高效处置险情,确保隐患及时排出。6月29日,暴雨侵袭申城,“雷电、暴雨、大风、冰雹”四个预警高挂,在区城运中心,工作人员利用“智慧气象精细化管理先知系统”和“防汛防台指挥系统”,实时掌握全区降雨情况,监测实时雨量,通过巡屏调度查看汛期易积水点,进行统计并绘制成点位表,帮助相关部门对可能发生的汛情做出预判和预防,做好应急处置。“目前上海正处于夏季汛期,台风和汛情动态需要格外留意,区城运中心、区总值班室严格落实防台防汛日常值班工作和应急值守制度,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以人力+技术保障,全力守护城市运行稳定。”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防汛防台指挥系统“一网统管”平台不仅是在应对风险时能发挥显著作用,围绕城市安全、环境治理等方面,区城运中心也不断汇聚市民端、网络端、社会第三方海量数据,通过不断完善阀值标准,在实战中打造“动态”的城市生命体征,当好城市运行各项指标的“体检师”,为城市治理提供高效精准优质的预警、预判、预测,真正做到智能化管理、智慧化预防。一口派单高效处置一件事今年,“普陀区城市运行派单管理系统”再度升级,将原本分散在网格巡查、热线、智能案件、视频轮巡等不同业务条线的事项全部纳入“一口派单”系统,实施业务智能化协同,实现数据汇集、系统集成、共建共享。同时系统智能化也进一步升级,支持预设流转规则,根据事件信息推荐处置主体,匹配历史工单,实现派单“零延迟”;一键生成统计报表,对推送数量、接单数量、处置超期等情况实现统计“零操作”;自动生成工单标签,快速分类工单类型,实现检索“零误差”。系统升级既能为工作人员减负增能,也让“处置一件事”变得更加精准高效。工作人员通过“一口派单”系统转运工单(资料图片)自“普陀区城市运行派单管理系统”升级以来,累计通过“一口派单”系统运转工单10万余件。其中有一个“热词”——“群租”,一直跳动在系统新增的“热词新词”模块,引起了区城运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