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拉普陀区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快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m.39.net/disease/a_6108173.html
                            

今天

宜川路街道登上

《人民日报》头版啦!

旧居换新、住户不搬,政府做好引导,调动居民积极性,参与解难题;街区杂乱、环境受损,推动商户参与和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实现成果共享;群众有意见、有难处,凝聚各方力量,引入社会组织覆盖治理盲区……上海普陀区宜川路街道优化基层治理,把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光新居民区一角有三幢水泥小楼,空间狭小、房屋老旧。这是老袁和两户邻居的家。

今年,普陀区推进旧居“三旧”换“三新”工作,宜川路街道7个小区约5.4万平方米住房需要改造、17个小区近60万平方米住房需要修缮。“没有卫生间,遇上台风、暴雨都要撤离,继续住有啥意思?”面对三户居民,宜川路街道办事处主任王远华话说得直接,得到的回应也直接,“我们守了这么多年,谈不拢,就搬不走”。

三幢小楼,考验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解决难题

在老袁家,一堵薄墙外是铁轨,每隔三四分钟,就有一趟火车呼啸而过,小楼跟着震动。住了几十年,老袁对这些已习以为常。

三户人家,曾有两次机会搬离这里。可两次机会,他们都没和相关部门谈拢,一耽搁,就是21年,这里也成了宜川路街道仅存的三座无卫生设施的老旧住房。原光新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李凤霞说,两次动迁,三户人家各有难处,老袁家是对价格有质疑;另外两户是家中人口多,自家分配谈不妥,干脆不动。

“面对这样的难题,关键是政府能不能做好引导,调动居民自己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解题’的过程中来。”宜川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韵说。街道调研发现,老袁家面临的最现实问题是儿子的婚姻大事。而对于结婚来说,铁道旁的老房子是个阻碍。

与前两次机会相比,这一次,三户人家面对的已经不是动迁,而是置换。“说实话,这三幢房子没有任何经济价值,推进置换工作,完全是为了你们生活着想”,李凤霞几次走进老袁家,把所有的政策和款项掰开揉碎,一笔一笔详细谈。“房子是大事,居民没想到的,我们要提前想到。等居民问起来再说,觉得自己吃亏了,就会不信任你。”陈韵提醒。

多年来,每逢恶劣天气,街道、居委干部都上门照管,帮助避风避雨,让老袁心生暖意,“我们也是社区的一分子,街道和社区没有忘记我们,我们也愿意配合。”老袁家的态度让李凤霞长舒一口气。但另一户人家,一幢水泥房里涉及兄妹四个,置换之后怎么分割是大难题。

“在把政策吃透的基础上,我们前后一共为他们设计了3种方案”,宜川路街道套改工作负责人郑传林说,一家人三次会谈,两次没谈拢。居委和街道干部一家一家谈想法、做工作,最终引导四兄妹达成一致。

9月底,三户人家离开了光新居民区的这个角落,总算可以拥抱新生活了。而对于需改造的24个小区来说,要因地制宜“一小区一清单”“一小区一方案”“一小区一主题”,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解题”中来。

商户参与美丽街区共建共享

“三旧”换“三新”的顺利,是宜川路街道社会治理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在这2.2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2个居民小区密布,老旧房屋多、小路小店多。静安和普陀两区交界处,一条道路也曾让人头疼。

近米的街面,63家小店密布,包括餐饮、超市、酒店、药店多个品类。商户密集,门店经营范围广,丰富的商业形态和实惠的价格,让这条小街远近闻名,吸引了大量周边居民来凑热闹。“我们统计过,高峰时期这条道路光共享单车就停了近辆。一米路上两辆单车,堵得水泄不通。”宜川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生意火爆,但跨门经营、垃圾乱扔、油烟扰民等问题也开始出现,严重破坏了街区环境。

街道首先想到的是集中整治。城管、绿容、市场监管等多部门上阵,改造了一批店招店牌、清理了一批违规灯箱、疏通了一批污水管道、增设了一批绿化植物,硬件环境眼看着好了,但想要长效治理,这还不是终点。“要想彻底提升街区品质,不光要进行硬件的修缮改造,更关键的是引导商家参与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来,实现共治共享”,宜川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钱晓莉说。

“门店的台阶破损,还有门口的窨井盖周边有油脂痕迹,麻烦环卫用碱水清洗下”,商户将情况拍照发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98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