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换新颜,生活更便利普陀这里打造宜居

编者按文明,让人如沐春风、甘之如饴。近年来,普陀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以建设文明街区、文明社区、文明楼组、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等各项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用“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工作精神和服务热情,奋力“写好五线谱,谱好两部曲,携手零距离,共画同心圆”,同全区人民一道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家园”,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即日起,区文明办、区融媒体中心携手全区各街镇,推出“街镇话文明”系列报道,与您一同见证普陀文明创建的点点滴滴。提高社区整体文明水平共创全国文明城区真如镇街道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以提高社区文明程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市民素质为目的,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带动了社区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助力普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先后荣获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特色社区;真如西村获得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称号、居民查文红荣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居民陈帼英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一批干部荣获市最美热线人、市重点立功竞赛先进个人、市优秀志愿者等称号。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街道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与干事热情。通过多渠道、多载体,加强对“感动真如”社区精神品牌的打造,选树先进典型,持续发挥榜样人物带头引领作用,提升道德模范影响力;二是彰显真如榜样力量。持续推动“文明修身社区行”,将真如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送入社区、走近居民。以“终身学习节”等为抓手,挖掘社区文化潜力,普及社区文明教育,提升居民道德修养。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十大风尚人物”、新时代文明实践“真如达人”评选活动。积极参加“普陀好人”评选活动,陶欣颖等多人获评“普陀好人”;三是激发居民创建热情。着力加强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建设,用好市民巡访团这个重要抓手,将其打造成问题纠察的“金字招牌”,依靠巡访团的力量,发现、协调、解决更多重点难点问题。结合“两代表一委员”“大调研”等平台契机,广泛宣传发动,鼓励居民提实际问题、提解决思路、提完善建议,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激发“两新”组织活力点燃文明单位创建热情在社区治理中,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真如镇街道倡树文明新风,在市、区文明办指导下引导辖区企业、两新组织参与文明单位创建与申报工作,其中华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获评全国文明单位,6家单位获评市级文明单位、4家单位获评区级文明单位。这些文明单位在街道疫情防控、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投身疫情防控,发挥示范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辖区各级文明单位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和表率作用。文明单位主动担当作为,凝聚疫情防控文明力量。在年上半年疫情期间,辖区各级文明单位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2.5万人次,捐助防护服、防护面罩、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4.3万件/套;二是组织开展学习,凝聚“新”力量。发动辖区各级文明单位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诚信教育等各类主题活动,组织“两新”组织、文明单位学习党的二十大重要精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理论宣讲活动。三是参与文明建设,共建文明城区。各文明单位积极参与到文明创建工作中,主动与小区进行结对共建,扎实有效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凝聚创建合力。组建有蓝骑士“如愿志愿服务队”,让辖区外卖小哥们紧紧聚拢在党组织的周围,为社区公益事业发光发热。全国、市级、区级各级文明单位,依托“真如意·靠谱党建联盟”共同推动“美好到家·种植幸福”区域化党建项目落地,助推小区旧貌换新颜。聚焦“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文明示范街区真如镇街道重点打造以真西农贸市场为中心的“真如意·靠谱同心街区”15分钟示范圈,创新机制,由城运中心、城管中队、市场管理所等部门形成合力,实行八字工作法,即:党建“引”领、商户自“治”“签”订承诺、“制”定公约、“建”立档案、“纳”入群聊、开展“评”选、模式“创”新,通过八字工作法,不断创新文明街区创建措施,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一是党建引领,党员服务向“特色型”转变。将党建工作与街区建设、文明建设、社会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落实商户“党员亮身份”,按照功能设置和服务内容组建党员服务小组,吸引更多党员广泛参与到街区建设与管理服务中来;二是健全组织,街区管理向“自治型”转变。成立大渡河路弄管会,制定《自治管理公约》,形成以构建“公约”体系为抓手,探索商户业主自我管理模式,全面加强弄管会在街区区域化自治管理作用,提升工作能效;三是精细管理,街容街貌向“共建型”转变。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提升“门责制”覆盖率和履责率,每日开展“门前垃圾扫一扫、门前堆物清一清、门前招贴除一除、门前晾晒收一收、门前停车管一管”的责任区“五个一”;四是规范经营,商铺建设向“星级型”转变。设立沿街商铺的星级评定标准,根据实际巡查情况,动态调整商户星级,通过商户星级评定,实行差异化管理。五是量身定制,宜居街区向“全龄型”转变。聚焦“一老一小”居民结构特征,满足全龄化居民需求,重塑社区活力,在上海首家摩拜主题儿童社区乐园的基础上,与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西区合作设置“助老安全岛”新型电话亭,提供助老出行、非急救转运、医院预约挂号、户外防走失、紧急帮助等为老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打造有特色的文明楼道在近年精细化推进“三旧”换“三新”工作同时,真如镇街道同步考虑并推进“美丽街区、美丽家园、美丽楼道”工作,致力于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真如镇街道还针对物业经理队伍提升,筹建了“真如物联网”,搭建物业同行学习培训、交流研讨、业务分享、资源共用等线上线下平台。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双红联盟”形成治理合力。发挥“真如意·双红联盟”工作模式,探索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新方法;二是兼顾监督引导,“驾照式扣分”创新物业管理。街道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物业考核办法,加大对物业企业的考核管理,建立了“考核、公布、联动机制”;三是凝聚居民活力,“社区达人”引领自治共治。通过楼组长带领居民自发组建自治小组,积极参与楼内治安、保洁、美化,讲文明,邻里团结互助,以点带面动员更多住户参与社区自治。在真西二小区、樱花苑、绿洲公寓、车站新村等小区,发挥“社区达人”、楼组长、志愿者作用,打造“德育”楼道、“睦邻”楼道、“同心”楼道等各具特色的楼道文化,促进居民文明素养的提升,同时深化居民自治,让居民在社区事务中有更多的参与。完善建设实践阵地弘扬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40个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形成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整体合力,孵化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与品牌团队,并在疫情期间,真如镇街道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志愿服务力量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成为防疫一线生力军。一是做好“探索者”,打造文明品牌。自年以来,真如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聚焦服务群众的工作目标,积极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培育塑造一批“靠谱”团队、“靠谱”精品阵地、“靠谱”品牌项目,督促指导居民区开展好日常志愿服务工作。在《-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果集》中,真如镇街道“五芒星”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光荣在列;二是做好“宣讲员”,增强抗疫信心。在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中,真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站为重要阵地,整合线下敲门走访、社区电子屏、宣传栏,线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801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