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普陀阿姨干了啥竟比明星还受欢迎

北京著名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28.html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计报酬,乐于奉献,团结互助,友爱进步,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志愿者!他们像点点繁星散落在社区每个角落,发出耀眼的光芒,照耀着我们。跟着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甘泉路街道的两位志愿者吧~

用一技之长开启新时代志愿服务之路

在双山居民区有一位理发师傅,大家都亲切地叫她“余师傅”,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上海阿姨。余阿姨名叫余人莉,理发只是她的兴趣爱好。

双山小区有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由于生病无法下楼,他的老伙伴结对志愿者来居委会寻求帮助,居委干部找到余阿姨,希望能帮老人理个发。二话没说,余阿姨带着理发箱来到老人家中。在交谈中得知,由于腿脚不便,老人走路需要借助行走辅具,更何况是上下楼了,于是余阿姨主动提出以后每个月来家里为他理发。

偶然的善心之举开启了余阿姨的志愿者之路。从那以后,在甘泉,经常可以看见余阿姨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双山小区、睦邻中心、新时代志愿服务基地、“百姓小广场”等各类便民服务活动场所。这一做就是十几年,哪里需要她,哪里就会有她为大家义务理发的身影。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余人莉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奉献的精神,更体会到一种坚持不懈的力量。

用实力解锁新时代志愿服务“新技能”

提起社区志愿者,大多数人脑中会浮现身穿红马甲,手拿小喇叭,结伴在小区内巡逻的画面。在合阳居民区活跃着一位身怀“新技能”的社区志愿者——王克英。

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为了疫情防控需要,健康码、随身码、行程码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必备,但却难倒了不少老年人。家住合阳弄的蒋老伯拿着手机来到合阳居民区志愿服务站寻求帮助,“医院就诊需要出示健康码,但她用的是老年机,我的这部智能手机如何显示出两个人的健康码呢?是不是还要再给老伴买个新手机呀?”一进门,蒋老伯就着急地问起当天值班的王克英。

王克英了解情况后,边说边在手机上为蒋老伯演示如何下载、实名认证,并告诉他通过这个APP还可以预约疫苗接种、查看接种记录等。担心老人回家后忘记操作步骤,细心的王克英还将操作步骤一一写在纸上。这些贴心的操作让蒋老伯焦急而来,舒心而归。

当被问起为什么手机操作实力如此杠杠的,王克英质朴地说:“我这个人胆子比较大,敢于尝试新事物,对自己不会的事有股不服输的钻劲。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里来,接过志愿的接力棒。‘人靠谱,事办妥’,我们也要从办妥身边事开始,做新时代靠谱志愿者。”

普陀区融媒体中心甘泉分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95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