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疗专家支援日喀则疫情防控,结合当地

        

8月12日清晨,来自上海的医疗救治专家组和疾控专家指导组集结,从虹桥机场出发飞赴西藏日喀则。专家团队一行共10人,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汪伟和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潘浩带队。医医院吴钢、医院倪靖炜、医院高志强、医院仓彦;疾控组专家分别是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汉昭、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夏斯伟、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顾知渊和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杨。

抵达后,医疗组专家们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具体工作中,对救治基地进行了深入考察。

医院后,医疗组发现,与上海平层的方舱构造不同,日喀则的方舱则是一栋楼,病区比较分散,虽然这点无法改变,但可以增加医务人员和保洁、志愿者等,各负其责。同时医疗组还建议,外省市医疗队支援方舱时,需配置当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协助,最好能进行藏语翻译,方便与患者沟通。在参加西藏全区病例讨论时,医医院医护和患者的俯卧位宣教,深刻理解俯卧位通气是新冠肺炎救治的重要措施,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完成俯卧位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国家督导组的邱海波教授带着我们一起查房,让我们耐心地看患者俯卧位的通气过程,在所有的治疗不去更改的情况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能够从85%上升到95%,这对我们和当地的医护都有了很大的鼓励,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一位医疗组专家表示。

来自上海的疾控专家指导组也忙碌着。几乎每一天,疾控组都要从上午工作到凌晨,开讨论会、咨询会,实地考察,提供指导并形成书面意见。

一方面,他们协助当地政府梳理了核酸筛查流程、混管追阳处置流程等。全面梳理了社会面核酸筛查情况,每天帮助日喀则市分析疫情动态,对重点疫情做出风险评估。同时,指导更加科学地为当地调配疫情资源,把有限的力量放在疫情防控工作上。疾控组专家们还亲自参与当地流调工作,对重点疫情流调直到凌晨两点。另一方面,疾控组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方舱和隔离点的设计和规划,指导搭建临时性帐篷。经过严密测算,指导日喀则市卫健委结合实地情况和上海方舱改造经验对日喀则市卫健委提出了改造建议,医院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改建。

疾控组前往日喀则市跑马场隔离点,现场进行隔离点布局的设计与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建议将清洁区设置在上风向,污染严重的卫生间、垃圾暂存点及防护服脱卸区设置在下风向,各帐篷保持2米以上间距等,同时指导日喀则市跑马场隔离点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前往约套房间可使用的日喀则市越林溪小区集中隔离点,现场协助划分三区二通道,指出场地改建隔离点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一一给出建设性的建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希望能够把日喀则疾控、院感、医疗、社会面的力量、专业领域力量凝聚在一起,把当地队伍建立起来,能力构建起来。这样我们走了以后,他们也能高效、有序、高质量地开展相关的专业病防控,这个就是我们最大的希望,当然还是需要时间,需要我们两方耐心地去磨合,不是一蹴而就的。”潘浩说。结合日喀则市疫情的特点和市疾控中心流调队员的需求,疾控组专家们还重新设计了《病例信息表》和《密接登记表》两个表格,并现场进行了表格填写培训。流行病学调查能够为病例溯源和疫情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日喀则是上海对口支援的地区之一,这些年来上海向日喀则派出过多批医生、教师等各方面的人才队伍。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本文作者:刘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60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