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重点企业和项目在这个初生

北京哪个湿疹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150611.html

“希望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与园区共同打造网络安全协同创新产业基地。”近段时间,对于政企安全集团产业合作总监刘振成来说,是十分忙碌的一段经历。随着集团在上海市普陀区的华东战略布局,集团联合中以(上海)创新园打造的国际数字安全与运营生态中心的相关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很顺利。从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到办公场地的提供、人才公寓、税收政策等支持,园区的服务都很到位。”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从以色列StartupEast孵化器公司、以色列Trendlines集团、上海创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首批企业和机构入驻,到国际安全运营中心、螳螂慧视、以色列商会、天与康养、以色列AE、加拿大AidVoice等,作为“初生”的中以(上海)创新园,开园一年来集聚了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和项目,这正是普陀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以“金牌店小二”的服务打好优化发展环境“组合拳”结出的累累硕果。

产业生态是“支撑”

“目前,有几幢楼已经‘住’满了。”中以创新园(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强浩说,正式开园以来,有特色的企业、项目不断涌现,并对桃浦智创城产生了一定的辐射效应,如医疗企业“海每康”、从事非制冷红外成像与MEMS传感技术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睿创微纳”、世界强企业“苏伊士”等,这些企业在桃浦智创城发展势头强劲,奠定了桃浦国际创新城发展的基石。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中以(上海)创新园致力于成为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中以创新合作研发、孵化、转化、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一年来,中以(上海)创新园已经吸引了32家企业、机构、项目进驻,涵盖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个高科技领域,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集团国际数字安全与运营生态中心展示

今年7月,网络安全行业龙头企业集团的入驻,更是为中以(上海)创新园“强力加码”,也让产业生态布局“如虎添翼”。据悉,作为三大业务板块之一的政企安全集团,将围绕网络安全产业,与中以(上海)创新园联合建设国际数字安全创新与生态运营中心。

“我们将以上海为桥头堡打造国际合作桥梁,通过国际合作的创新技术研发、国际标准制定与专业认证、吸引国内外生态企业入驻与孵化、课程引进和人才培养等综合运营手段,提升生态运营中心的社会与经济价值。”该项目负责人刘振成介绍说,运营中心项目主要涵盖网络安全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标准制定与企业认证中心、网络安全生态企业运营与服务中心等内容。“在侧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核心技术的研发转化的同时,希望借助已有的资源,与园区形成良好互动,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企业落户园区,来打造互联网安全领域生态。”

“当前,我们正在筹备上海数字创新大会。”中以创新园公司常务副总邵光卫说,这是普陀区与集团联合打造的,届时,不仅为国际数字安全创新与生态运营中心揭牌,也将会有一批合作入驻机构签约,持续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科技创新是“灵魂”

3D融入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全国首创可穿戴人工智能手套、90秒可完成宫颈癌扫描并实时产生结果的阴道镜Biop、度自主推进式一次性肠镜Giview、全球首台激光质子发生器质子放疗设备……中以(上海)创新园不断孵化来自全世界的创新项目,构建起畅通的双向转化通道,很多创新技术在这里“开花结果”。

站在健康检测一体机前,轻触OK就可以快速知道自己的各项健康数据;老人居家照护除了生活照料全流程管理外,还可以享受到医疗护理与服务……科技带来的不仅仅是方便快捷,更是日常的安心与放心。

“我们主要聚焦互联网+养老,通过与以色列Raphael等国际医疗机构和养老运营企业进行研发合作,将先进技术理念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将智慧健康养老‘从有到优’。”上海天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秦雪娟说,公司今年8月份入驻园区,注重以科技赋能养老服务提升,拥有自主研发的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形成了一套特色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天与科技“智慧健康系统检测平台”展示

成立于年的螳螂慧视,是以色列MantisVision在大中华区的合资子公司,也是一家为数不多掌握着核心3D技术的全球领先3D传感设备公司之一。通过XR头戴设备或手机AR,就可以将自己的爱豆、明星球员真人3D动态内容实时投屏到自家客厅,度自由观看;饲养牛群通过特殊“门禁”系统,即可实现3D建模,估重、防疫样样行,达到动态监管。这一切的未来科技,都源自螳螂慧视的核心3D技术。

据螳螂慧视大中华区市场总监郝文嘉介绍,公司在园区有平方米左右的独栋办公楼,“目前楼内正在建造聚集公司全球领先技术的‘黑科技’展示中心,这将成为我们寻求更多机会的展示平台。”

创新是第一动力。谁牵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据优势、赢得先机。可以说,从中以(上海)创新园的诞生、筹备到开园运营,“科技创新”一直是它的“灵魂”所在,不断激发出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创新是激发园区活力的核心。我们能做的就是为这些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孵化环境和成长空间。”强浩说,随着园区的逐步发展和在建项目的落地,将为高新科技项目孵化提供更多支持。

开放包容是“肌理”

“中以创新园犹如一个初生的孩子,要想让其茁壮成长,并无成功先例,很多时候都是要‘摸着石头过河’。而且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有耐心,‘耐得住寂寞’,既要看重长远发展的前景,更要给予更多开放与包容。”强浩说,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载体、服务、环境都不可缺少,而理念上的契合更是至关重要。

为此,在加快园区的建设的过程中,园区保持“热度不减、亮点频现”,不仅在办公空间提供、政策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上下功夫,还通过搭建各类推介平台、企业沙龙、创办活动等形式,来推动园区企业“走出去”,形成良好交流互动。

以色列AE展示柜台

“自今年3月份入驻园区以后,园区搭建了好多平台,推荐我们参加全球技术转移大会、进博会,参加各类的科技展示和市场路演等,这对提升我们品牌度很有帮助。”以色列AE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美容黑科技的研发,其产品红外线家用美容仪在第三届进博会和东浩兰生国际贸易集团直播平台广受欢迎。

“美容产品同样需要技术研发与支持。选择中以(上海)创新园,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技术来自于以色列和中国顶尖医学和生物专家团队,另一方面,园区产业相对集聚,在渠道和资源上会有很好地拓展,也有助于树立品牌安全形象。”以色列AE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舟说,她是看到去年中以(上海)创新园正式开园的新闻后,对园区心生向往,为此签约入驻,“希望在创新园这个平台有很大很好地发展。”

从0开始,从想法变成现实,从少到多,从孕育到培育……中以(上海)创新园正在一步一步地夯实基础,努力营造利于更多创新创业团队生长的“肌理”,为更多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入驻创新园区的大部分企业,都对园区明晰的产业定位以及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持表示出极大认可。“产业相对集聚,通过交流互相之间也比较容易形成合作。”作为Ehealth孵化器五大股东之一的上海创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冯高兴认为,入驻企业利用自身资源为园区带来一定“流量”的同时,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也会为技术成果的转化与落地提供一些机遇。

“我们对企业的服务是全方位、一站式的,而且这种服务不是说企业入驻了就结束了,前端、中端、后端,我们都要跟下去。”邵光卫说,后期,园区也会对企业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评估机制,确保园区企业创新的持续活力度。

园区成就企业腾飞,企业助力园区发展。“我们的宗旨是永远不对企业说NO。企业的诉求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去落实好,也会为不同的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不同的服务。”强浩认为,园区和企业是共生共融的,都要花精力去培育,“我们希望和企业共成长,3到5年,能够培育出属于我们的头部企业、行业‘独角兽’。”

记者、摄影:张琼

编辑:陶钦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05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