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提前超额完成

「本文来源:上海法制报」

□见习记者陈友敏

“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之一。记者昨日从上海市教委获悉,市教委积极引导和鼓励16个区在民心工程的建设中抓基础、强特色、重质量,今年的“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各项关键目标均提前超额完成。其中,普陀区深化区域“幼儿营养健康”特色品牌,率先试点开展全天候营养膳食项目的实践与研究,努力将民心工程落地、落实、落细。

昨天,记者走进坐落于普陀区的上海市实验幼儿园,在这个被孩子们称作“健康家园”的幼儿园里,感受普陀学前教育的魅力和上海民心工程的温度。

“教养医结合”:幼儿手绘《健康家园地图》

在上海市实验幼儿园,每一个孩子都是小主人。接过孩子们亲手绘制的《健康家园地图》,记者按图索骥,逐一探访。“种植园”里孩子们捻麦子、拔萝卜、挖红薯,在参与播种、收获的劳动过程中感受劳作的辛苦,体验食物来之不易。

“宝宝料理室”里,营养员叔叔正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适合“立冬”食用的“八卦糕”“五彩饺子”。据介绍,不同时令幼儿园会按需调配“营养粥”,让孩子们通过“舌尖上的味道”体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宝宝门诊室”里,家长带着孩子正在和校医进行一对一的当天特需儿童特殊营养需求问诊;“健康活动室”里孩子们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了解健康饮食的秘密……上海市实验幼儿园通过“教养医结合”的模式助力开展园本化的全天候营养膳食实践研究,这也是普陀乃至上海学校健康教育部分实践成果的缩影。

精细管理:“一定二审三复四试”

记者了解到,普陀区全区84所幼儿园,个园所食堂,均通过达标评估,成为了“放心学校食堂”,“阳光午餐平台”“明厨亮灶工程”实现全覆盖。区内86%以上的公办、民办幼儿园由区教育服务配送中心集中采购食品原材料、统一配送,区教育局采用“政府采购+统一管理”,组建7×24小时“全天候”应急小分队,打造“管家式”便捷高效的管理服务体系。而对于部分自办食堂的民办幼儿园,则采用“追溯上网+人员进场”模式,用“阳光午餐平台”+安全小分队,加强人员聘用、原材料采购和日常操作规范管理,织密检查、发现、处置的安全网络。

普陀区教育局还组建了“幼儿园膳食管理小组”,科学研制一餐两点定量菜谱,通过“一定二审三复四试”的四步流程,把精细化理念贯穿于菜谱制定的全过程。此外,幼儿园还会定期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为不同年龄或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配置不同食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13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