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生活圈普陀区万里街道规划引领

    

近年来,具有公众参与性的社区规划在城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凸显。鉴于社区规划是一种动态规划,为扩大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需要探索相应的实施跟踪机制,设置如社区规划师这类能负责长效管理的角色,这对于推进社区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普陀区万里街道进行了探索。

社区规划师制度的上海实践

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即着眼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希望通过对社区管理机制的变革来缓解社会矛盾。同年,在举办第一个世界城市日时,上海市率先提出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概念,并在此后通过制定《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将概念转化为实施管理工具,在全市居住社区规划更新工作中推广。

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及《导则》为指引,上海市开展了渐进式、由点及面的社区规划探索及社区规划师制度实践。年,结合《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推出城市更新四大行动计划,即共享社区计划、创新园区计划、魅力风貌计划、休闲网络计划。年,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社区生活圈的整体更新,各区选取15个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街镇开展社区规划工作。期间,部分区开始在区级层面形成社区规划师制度,“一对一”为街镇选聘社区规划师,实现由散点条线更新向区域系统实践、由单一方式单个项目向多方式多项目的转变。

在上海市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建设工作中,社区规划师的聘任方式往往是自上而下委派和自下而上委托两种类型的结合。前者主要是区政府以及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挑选社区规划专家,对社区进行特征挖掘和问题判读,并对规划设计质量进行把关;后者主要是街镇或居委会选取设计团队,代表居民设计方案,解决具体问题。这样不仅兼顾了政府发展引导和社区居民意愿,也符合当下社区治理的阶段特征。

万里社区的规划变迁

万里街道(原长征镇万里地区)是上海市西北部人口较为集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依规划设计启动相关建设,是全市四大跨世纪示范居住区之一。这一时期的规划建设突出人本关怀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与绿化、水系相融合,实施公建设施分级配置。

年,万里地区从长征镇析出,新成立的万里街道亟待对社区服务要素进行梳理评估,促进公共资源配置的精准化落实。这一时期的社区规划突出“找短板、定任务、推行动”三大环节,形成由“区域评估—发展规划—行动计划”构成的系统性工作框架,并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39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