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州河水上游览有重启的可能吗?
水上游船是国际大都市打出的一张旅游大牌。巴黎塞纳河、伦敦泰晤士河、维也纳多瑙河的游船观光体验,成为无数游人心中难忘的美好城市印记。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登上苏州河的游船,一览两岸风景?
几年前,普陀区曾做过尝试,在苏州河上开设了一条水上旅游航线,航程从丹巴路码头开到外白渡桥,后因种种原因停航。昔日的航线,如今只剩下了几座孤零零的码头。
假日里记者探访这几座老码头,同时也翻开了历年的代表建言录。
过去十年,为这条水上旅游航线建言的人大代表有不少,甚至一度联名提交相关建议,但如代表所言,“当时条件还不成熟”。
随着苏州河42公路岸线的贯通开放,“水上旅游”再次进入代表的议政视野。
“现在时机到了!”市人大代表胡晓丽说,苏州河贯通开放后,配套设施逐渐完善,简单地在滨水观赏风景已经无法满足市民和游客需求。他们希望不仅能观水,还能亲水。
那么,苏州河水上游览有重启的可能吗?曾经废弃的码头能否激活、苏醒?
废弃的码头
平静的河面,几只水鸟在盘旋。亲水平台延伸出的护坡上坐着一位垂钓者,手执长杆,凝神闭目。不远处,亦有两位垂钓者,各自占据着平台的一角。
桅杆处挂着标牌“游艇专用码头,请勿擅自停泊”,码头最大的泊位处一左一右停放着两艘巡逻船。一切都静悄悄的,很难想象这里曾是热闹的丹巴路码头。
“码头已经停用三年多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个月,停在这里的游船被拉走了。码头旁的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正在修缮,外围的绿化在施工,硕大的挖土机正在作业。
静悄悄的丹巴路码头
五六年前正是丹巴路码头的高光时刻,这里是苏州河水上旅游航线的起始站,一度也是市民游客的打卡地。白先生还记得当年专程从浦东跑过来买票坐船的情景。“船不大,十多个座位,大家都想坐着看看苏州河两岸风景。”
码头上废弃的船只圆形部件,里面长出了苇草
如今,丹巴路码头成了废弃的一角。有的地方已锈迹斑斑。岸边散落堆砌着几只废弃的船只圆形部件,里面长出了苇草。走出这片区域发现,当初配套引入的44路、路公交的终点站依然在运营。
古北路桥下的游艇码头
相比丹巴路码头,古北路桥下的游艇码头要簇新得多。走上古北路桥,远远就能瞧见河岸上一片郁郁葱葱,几幢青砖红瓦的老房子坐落其间,这是上海游艇会码头。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游艇码头由法国名师设计,年初,相关设备从法国本土运抵上海,安装下水,并精心修缮。码头有21个固定泊位、5个临时泊位,但是没有一艘船,几个孩子正在码头边上的空地放风筝,另一边有几个人坐在河边垂钓。码头旁边是苏河驿站,一位居民说:“早几年还看到有游艇停在这里,之后就没看到了。”
当年的水上旅游航线,昌化路码头亦是重要一站,但是这个码头已经拆除。记者前往探访时,只见昔日的水上旅游中心正围起来施工建设,从对面的中远两湾城望过去,当年的昌化路码头只剩下三个大桩子。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老早阿拉登过这里的码头,从这里坐船可以到外白渡桥。”
昌化路码头只剩三个桩子
据观察,这段苏州河贯通后的人气非常高,元旦当天,成群结队的市民游客在河边散步、拍照,附近的莫干山路M50、天安千树成了大家的打卡之地,可是还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年这里的码头?
位于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的梦清园码头,有人定时养护,有时也有游船停泊,但是码头依旧是孤零零的,亲水平台上几乎没有人走动。而离这里不远的西康路码头,也是一幅寂寥的景象。
转了一圈发现,苏州河现有几座码头基本处于停用状态,节日里尤其显得冷清。
当年的大手笔
开辟水上旅游航线,曾是普陀区开发苏州河的一个大手笔。
苏州河观光游船最早于年4月对外开放,当年8月,还开通了夜航线,一度还上了新闻头条。数据显示,到当年年底,总航班数为班,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而到了年,苏州河因实施底泥清淤,游船一度停航。
年1月,市人大代表陈敏联名17名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提交一份关于发展苏州河水上旅游的建议。这位曾在普陀区建委、发改委、长风集团等多部门工作过的代表,第一条苏州河水上旅游线路就诞生在他手中。
陈敏认为,苏州河水上巴士的困境在于缺乏统一规划,光普陀一区难以支撑整条航线。
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从名字就可看出,每个区对苏州河的叫法根据各自特色命名,比如长宁叫“苏州河第一湾”、闸北(后并入静安区)叫“苏河湾”、普陀叫“苏河十八湾”、静安叫“蝴蝶湾”。
号称“苏州河水上巴士”,却仅仅是普陀段的水上巴士。这条航线横跨6个行政区域,但无法停靠四行仓库等著名景点。“航线如果可以与静安、虹口等区达成一致,出普陀区后能在沿河著名景点停靠,游客就能看到更多旧工业遗留和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陈敏坦陈,由于各自为政、清淤停航等因素,水上巴士游客并不多,线路的状况并不好。
丹巴路码头引入44路公交终点站
这份联名建议,承办部门很重视。一年多后,年4月29日,苏州河水上旅游复航,并延长了航线。复航后的行程可分丹巴路码头至昌化路码头、昌化路码头至外白渡桥以及丹巴路码头至外白渡桥三段,全程往返约需3小时。此次复航码头周边还增加了交通配套,丹巴路码头引入44路和路公交的终点站,便于游客前往码头登船。
市民陆女士还记得当时的票价:从丹巴路码头至外白渡桥码头单程元、往返元,夜航票价加价20元,儿童和老人可享票价优惠。“我带着外地来的朋友乘过两次船,夜航线的岸边灯光挺好看,但也谈不上有多惊艳。”
接力建议
复航后的这条航线并不顺利,由于种种原因,苏州河水上游览频频中断,一方面企业客运能力严重不足,入不敷出,另一方面,年底北横通道施工,对苏州河游览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们不太甘心,现在回过头来想,当时条件确实还不成熟。”陈敏说。彼时,苏州河沿岸开发景点偏少,层次偏低,不能做到水岸互动、商旅互动,已有的题材未能挖掘和利用。一些苏州河畔成片厂房被拆除,游客不能看到昔日繁华的实景,又无处可寻觅反映这段辉煌历史的踪迹。设施配套也跟不上,航线虽延伸到外白渡桥,但没码头可靠。已有的昌化路码头和丹巴路码头交通不太方便,候船设施及商业、生活配套几乎空白,无法满足游客最基本的需求。
年1月,陈敏代表再次提交建议,在他看来,新一轮苏州河两岸地区发展,必须突破各行政区“零敲碎打”式的传统开发模式,要在公共交通、商业及生活一条龙配套设施上下功夫。
记者查阅到,当年,主办部门市住建委给他的回复是“计划解决”。彼时,受北横通道的建设施工影响,丹巴路码头至昌化路码头已不能通航,苏州河水上游览观光项目处于停滞。“计划”二字看似遥遥无期。
年,市人大代表李富荣也注意到了“苏州河”旅游开发的价值,当年两会,他提交了一份关于“苏州河水上旅游”的建议。当时,苏州河沿线已划定3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余处优秀历史建筑(含历史桥梁)。那段时间上海新增了处风貌保护街坊。其中,苏州河两岸涉及有42处风貌保护街坊,涵盖里弄、工业遗产等多种类型。李富荣认为,苏州河沿岸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而水上旅游是阅读这些景观的打开方式。
“开设水上旅游专线是大都市的通行做法。”李富荣曾游历过巴黎塞纳河、伦敦泰晤士河,这些河流都设有水上观光游船。“塞纳河上透明的观光船非常漂亮,每艘船都有2个甲板,其中一个为全玻璃封闭式甲板,适合夏季冬季观光。”
塞纳河游船
李富荣对水上旅游做过不少考察研究,在他看来,苏州河水上巴士不仅是一条旅游线,也是一条通勤线。“苏州河经过上海中心城区,水面无密集船只和障碍物,且该河段受丰水枯水影响较小,如开通水上巴士,将发挥其畅通准确运行的优势。水上巴士的航速若能达到12-15节(约22.5-28千米/时),则远高于现有公交车的时速,将有力缓解陆上公共交通的紧张程度。”
如果将水上交通定位于通勤,这是否合适?市交通委曾在年末至年初开通试运营黄浦江水上巴士航线,当时定位就是满足通勤需求,但试水三个月就被叫停。
承办部门分析:受苏州河航道条件、跨河桥梁净空高度影响,原苏州河游览船船型较小,一般为15—20客位,行驶时速约5—6节,从运能、通行速度的角度来说,尚不具备开通通勤航线的条件。但承办部门也没有完全否定,他们答复代表:“在规划布局旅游码头的同时将兼顾通勤功能,将适时开展苏州河水上巴士的试点。”
不过,李富荣并没等到这个试点。
新的时机
一晃又是两年过去了。
年底,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实现基本贯通。上海又向世界级滨水区迈进了一大步。从这一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