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陀区财政局加大传统渔业扶持力度,聚焦水产捕捞、养殖、加工三大环节,实行设施设备技术改造等政策、资金精准投入,着力推动传统渔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一是一流向船队改造,提质海洋捕捞链。以海上“千万工程”为抓手,加大渔船升级改造投入,推动捕捞业高质量发展。以船载超低温冷冻保鲜和海上高值化保鲜生产等新技术改造冷链渔船,年以来补助余万元,改造艘,拖虾作业船低温冷链覆盖超96%;加速病老船清理,年投入约1.7亿元,实现船龄27—28年渔船拆解艘,老旧船降至9.7%;培育示范标杆船,按“聚焦船舶安全设备硬件提升,辅以优化渔船宜居软件配备”理念,投入万元,建成“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渔船艘。
二是特色型品种扶持,稳固人工养殖链。完善水产养殖扶持体系,突出本地特色品类扶持,给予设施设备等补助,支持可持续发展。每年制定出台现代渔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对深水网箱建设、养殖围塘改造等进行补助。近3年补助余万元支持新建深水网箱只,补助余万元支持提升改造围塘余亩。同时,强化保险兜底,针对大黄鱼、厚壳贻贝养殖,联合渔业互保协会开展水产养殖互助保险,财政专项资金按应缴保险费的50%给予补助。
三是精深化企业转型,升级水产加工链。支持打造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出台综合体资金管理办法,创新“技术研发券”“知识产权券”“检验检测券”等补助方式,助力企业抱团合作开展科研攻关,带动全区水产加工精深化转型。年以来,已给予综合体省级财政和地方配套资金万元。截至目前,综合体组建的水产精深加工产业联盟,有会员企业87家,实现全区水产精深加工规上企业全覆盖,带动全区水产品精深加工率升至60%以上,水产加工自动化设备普及率升至65%以上。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