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国际金融报」
11月9日下午,世界并购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这场会议由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下称“上海联交所”)主办,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国际商会、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以及欧洲并购集团等联合主办。
本届大会以“投资并购新动力、全球资管新时代”为主题,上海市副市长张为、上海市普陀区区委书记姜冬冬以及多位业内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旨在研判全球资本趋向,共商投资并购合作,深化中国企业与世界市场的资本联姻,服务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上海在资本市场建设中,始终注重发挥非标和标准市场的协同优势,不断强化资源配置能力,有力支撑了金融中心建设。“面向未来,上海将加快建设高标准、高效率的多元化资本市场,特别是以上海联交所为主体的非标市场全要素交易平台,不断健全服务全球资源配置和全球资产管理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11月9日,世界并购大会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总部召开。
并购基金发展新趋势
就并购市场、并购基金及企业的并购与整合等话题,专家学者在主旨演讲中发表了看法。
据介绍,并购基金是提升并购市场功能的重要力量,具有扩大并购市场资金来源、构建并购市场重要主体、完善并购市场定价机制、提升并购市场运行效率、健全并购市场服务功能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全球并购基金在私募股权基金中的规模、比例不断提高,并购基金的作用愈加凸显。
“并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并购还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指出。
屠光绍指出,从中国的并购基金发展新趋势来看,当前,中国并购基金发展呈现出形成主体更加多元、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投资方式更加多样、发挥作用更加积极等趋势。但国内目前的并购基金占比仍较小,还需要加快发展,或者说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建议从扩大并购基金规模、开拓并购基金资金来源、完善并购市场税收政策、健全并购基金退出渠道以及提高并购基金特别是本土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等方面促进并购基金发展。”屠光绍说。
此外,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在《企业的并购与整合》主题演讲中表示,通过并购有利于解决产能过剩后的产业组合、整合;有利于推动企业强强联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避免内部同质化恶性竞争;并购还能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
宋志平还指出,并购要遵循“服从战略、有效益、有协同效应、风险可控可承担”的原则。并购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整合好这个企业,包括并购后的业务整合、机构整合、文化整合和管理整合等。
产权市场助力投资并购
另一边,并购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所处的环境。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指出,年,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升至31位,较18年上升47位,但营商环境的改善从未止步。“再过几十天,RCEP协议即将签署,中国也已正式申请加入CPTPP,要把这两部公约研究渗透,落到实处,持续改进营商环境。”
“就并购市场而言,去年(年)中国在新经济领域的大众并购共宗,涉及交易总额约亿元。”周汉民在主旨演讲中指出。
同时,产权市场对于并购的重要性也成为会议讨论的重点。
记者了解到,上海产权市场坚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通过大产权、全要素、跨区域的战略布局,有效促进了各类非标资产及权益流转和国内国际资本流动,有利支持了实体经济振兴发展。
当前,产权市场与证券市场双轮驱动,正在实现国内资本市场从规模到能级的实质提升,更好地服务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推进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为上海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深度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党委书记、秘书长夏忠仁认为,产权市场是为企业投资并购、融资服务的非标资本市场,是与标准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相对应的。
“作为中国产权交易资本市场的领头羊,上海联交所打造全球投资并购平台的成效显著,打造了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和中国非标资本市场的靓丽名片。同时,上海联交所积极对标证券市场,拓展全球市场布局,在推动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畅通国际资本进退渠道,为国际投资并购和资本要素全球化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夏忠仁说。
业内人士认为,年世界并购大会的召开,为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指引了方向,有力地推动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创新发展,持续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资管中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