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江跃中)4月19日是普陀区宜川路街道西张家宅地块旧改签约期的最后一天。随着最后一户居民完成签约,这片于去年12月20日启动的旧改基地,实现签约率达%。4月22日,西张家宅地块旧改基地第一户居民搬离居住了几十年的旧房。记者27日从宜川路街道获悉,街道自年以来陆续推进的包括耕射里、沪太路弄、西张家宅等在内的7个征收基地,已全部签约,居民将告别“拎马桶”的生活。图说:调解房屋征收共同利益人之间的矛盾。宜川路街道供图(下同)西张家宅基地是宜川年启动的第7个旧改地块,共产。该地块内卫生脏乱差、基础设施落后、安全风险高,加之建筑物本体老化严重,违法搭建现象普遍,安全隐患重重,居民盼望旧改征收的呼声强烈。签约启动后,仅用4天时间,签约率就于12月23日达到生效比例。今年初,因受疫情影响,西张家宅的签约暂缓。复工复产后,为了让宜川年最后一块旧改基地实现“加速跑”,让老百姓告别“拎马桶”的生活,宜川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牵头,召集街道相关部门、征收一所、宜川三村第二居委会等展开专题研究,针对尚未签约的居民逐户认真展开个案分析,抽丝剥茧,找到矛盾症结所在;居委会书记陈琴日夜奔走,耐心细致地向尚未签约的居民开展征收政策宣传、解读;西张家宅原住民袁雄等多位宜川地区的“金牌老娘舅”被请到专场协调会,参与涉及动迁的家庭矛盾调解。在为期4个月的旧改工作中,宜川路街道充分发挥居民代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感染力,通过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