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上海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许多一线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不辞辛劳、不分昼夜。看到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来自普陀各界的艺术人士纷纷行动起来,用手中的画笔、墨笔、相机,记录下一个个暖心的战“疫”故事,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和社区志愿者。
日前,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普陀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汪家芳,根据上海近期抗“疫”场景,创作了《志愿者的声音》《严阵以待》《一丝不苟》《岗位》等作品。
谈到创作初衷,汪家芳坦言,自己是普陀人,生活在普陀,目睹了普陀各界在抗“疫”中的投入与忘我。“我看到医护人员们日夜坚守的奉献精神,备受感动,更令人敬佩的是普陀基层干部的身先士卒和志愿者们的挺身而出。我不由自主地拿起手中的画笔。记录这些场景,既是我的社会责任,也是义不容辞的担当,我应当为坚守岗位的医务工作者、无私付出的平凡志愿者,更为默默无闻的各级社区干部,留下珍贵图像,彰显上海人的精神、普陀人的团结。”
汪家芳运用自己擅长的速写形式,医院与社区的所见所闻,在他的笔下,一群可亲、可敬、可爱的无名英雄跃然纸上——
作品《严阵以待》
作品《一丝不苟》
3月17日,汪家芳在医院预检处、门诊部、核酸检测点等,看到医务工作者忘我奋战,目睹眼前闪过“向‘疫’而行”的人间温暖,汪家芳展纸挥毫、简笔勾勒,记录下难忘的镜头。画面中,他们有的全神贯注倾听病家问询,有的合力诊断病人病因,也有的一丝不苟做着检测,更有一位身着医务服的“大白”,手推轮椅帮助病人前来检测。
作品《志愿者的声音》
3月21日,汪家芳在居住地小区进行核酸检测。期间,一位志愿者手持话筒冒雨维持秩序,大声告知居民准备事项,或许因为连续工作疲劳,他的声音有些嘶哑,但他仍然不厌其烦地细致解说。这一守护社区居民健康的动人形象,引起了汪家芳的注意,这一幕也随即显现在他的笔下。
作品《巍巍中国情》
年初,上海各界支援武汉抗“疫”,汪家芳曾前医院等地,写生创作数十幅水墨速写画稿,以及巨幅中国画《巍巍中国情》,其中,支援抗“疫”的医生、警察以及外送小哥、出租车司机等普通市民,成了画稿中突显的主要形象。
作品《雨中情》
作为以画笔立身的美术工作者,汪家芳近期速写上海抗“疫”场景时,情志更加激动,他表示,“正是由于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的不懈付出,汇聚了强大的战‘疫’合力,为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奠定了基础。我将速写镜头聚焦他们,用画笔让栩栩如生的美丽身影成为永恒,展现出上海城市精神品格的强大光芒。”
事实上,和汪家芳一样,来自普陀区作家协会、摄影协会的各界艺术人士,也纷纷用手中的笔和相机,为抗“疫”精神点赞。
区作协会员创作的诗歌
“一个个白衣天使一位位无名战士用热血书写英雄无名用小爱堆出人间大爱……”区作协会员创作了一首首诗歌,传达“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正能量,其中,曹卫东创作现代诗《最璀璨的霓虹》、肖建民创作《七绝·春分》、钱汉东创作诗歌《江夏疫情偶感》、朱杰创作诗歌《迎春盛放的早樱》、高鸿文创作诗歌《做抗疫的志愿者》。
普陀区文化馆、区摄影协会将于近期举办线上展览《抗疫中的“你、我、他”》,作品都来自区摄影协会会员,他们在社区担当志愿者的同时,还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了防疫的画面,镜头里有“大白”、有身穿红色马甲的党员、有身穿绿色马甲的志愿者、有公安民警、居委干部、物业、有快递小哥,反映了普陀摄影人对社会的关爱,对同心抗“疫”的致敬。
(部分素材由普陀区文旅局提供)
姚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