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潮新闻综合报道,今早,“5位舟山医生远赴太平洋守护多艘中国渔船”的词条,冲上了热搜。
这背后的故事,
令人肃然起敬。
乘船从中国远赴上万海里外的东南太平洋秘鲁渔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是舟山市岱山县高亭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刘明人生中的首次出海。船没有一天不在颠簸,他整整21天吃了吐、吐了吃。30天的航行,体重锐减十几斤。尽管他的身体还没完全缓过来,却已经投入到紧张的救死扶伤工作当中——因为他是出海前往中国远洋医疗保障船上的5位舟山医生之一。而这五位医师,最长出差时间已达天。
在遥远的太平洋上,医生们忍受着晕船的痛苦和思乡的煎熬,长时间远离亲人。在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有的人瘦了、黑了,甚至健康也受到影响。他们就是出海前往中国远洋医疗保障船上的五位舟山医生。我们看过不少乡村医生的事迹、医院优秀大夫的风采、也为终身坚守偏僻海岛的医生所感动。而守候着多艘远洋渔船、万余名船员健康安全的中国远洋渔业保障船上的医师群体,同样令人肃然起敬。
舟山市千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俞旭明,克服晕船带来的不适,以及时刻在响的发动机噪声和严重影响睡眠的巨浪,创下了4天4夜几乎不休不眠护送患者上岸、飞行30多个小时跨国护送患者安全回国施救等“奇迹”。他所在的医疗保障船,被东南太平洋渔场远洋渔民亲切地称为“阿拉远洋捕鱼人的医疗站”。船上喝的是海水淡化水,口感可想而知。时间一长,船上蔬菜断档;剩下的就是冷冻食品、咸菜、方便食品,有些冷冻品放久了就会变味。医院菜园分院青沙站站长黄伟不爱吃冻品,只能用泡面打发,时间一长患上了高血压、尿结石。但他说,这段在东南太平洋上的服务经历,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表示,如果下次组织有需要,他还会去。据普陀区展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俞年春统计,自年6月起,他在15个月内接诊渔民余人次,其间及时转诊12位急重症患者至秘鲁当地医疗机构,让急重症患者得到了及时医治。尽管船上设备条件比以前有所改善、通讯也方便了,但在广袤的太平洋上,手机、电视信号还是很弱,很多时候甚至没有。医生们只能看带过去的书籍,书看完了,便只能看海。这也是一些船员产生精神压力的原因。但作为医生,他们不仅要克服这种精神压力,还要救助安慰船员。在医疗设备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好全科医生,及时处理各种疑难杂症。
新闻链接
秘鲁时间年2月23日9时,东南太平洋海域上,舟山远洋渔船一名船员在作业时不慎大面积烧伤。舟山远洋渔业基地南美服务中心紧急协调“浙普远98”综合保障服务船救助。成功将伤员转移到了秘鲁首都利马医治。
这艘浙普远98就是舟山基层医生刘明当年为渔民提供医疗服务的船只。
他们无愧于“生命天使”称号,不愧是救死扶伤的最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