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出稻米,沧海变桑田。
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绘就海岛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作为我国唯一的群岛城市,舟山,正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具有海岛特色的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新路径。
近年来,舟山先后谋划实施了14个单一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现县级全覆盖,涉及74个行政村,整治面积达32.2万亩,受益人口15万以上。截至目前已完成竣工验收7个,其中普陀区六横镇龙山村等10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入选自然资源部试点,定海区盐仓街道新螺头村工程入选年度省级精品工程。
升级渔农村土地空间利用
“创新土地制度供给和要素保障,优化渔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布局,形成农田连片与村庄集聚的土地保护新格局、生态宜居与集约高效的渔农村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年,舟山印发《关于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意见》,优化顶层设计,拉开了千岛之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序幕。
通过编制村级国土空间规划,舟山科学确定渔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开展农用地综合整治,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宜耕后备资源开发以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在优化耕地布局、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提高耕地质量和连片度,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
此外,当地积极建立村级土地民主管理机制、推进低效用地整治、开展生态环境整治修复,优化调整林地、水域等生态用地布局,对各类农用地开展综合整治,有序推进村庄整治、矿山治理、苗木种植、土壤污染防治以及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
特色复垦实现盐碱地改良
湖水蓝盈盈、稻穗沉甸甸。金秋时节,走进岱山火箭盐场海水稻试种基地,稻穗摇摆,丰收在望。经过综合治理,这片曾被称为“最难改良的盐碱地”,展现出现代农业新风貌。
改变来之不易。年,为改善海岛生态环境,增加耕地资源,当地在征地工作涉及的高亭、岱西两个乡镇的八个村支部,全部成立项目专项组。不到2个月时间完成亩土地的收储,有力保障了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盐分高、工程性缺水严重、土壤黏重、透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通过几年努力,这里的土壤慢慢脱盐脱碱,稻田风景如画,田成片、路通达、水通畅。据了解,火箭盐场区域,累计新增耕地面积亩、水田亩,按亩产斤稻谷计算,项目实施后可年产水稻万斤,加工成大米万斤。
这块华丽转身的盐碱地也吸引了很多农业企业的目光。未来的火箭盐场计划以绿色产业为支撑,以科研培训、农旅体验等为引擎,在田园景观化基础上,融合岛内旅游资源,打造具有海岛文化特色的生态田园品牌,建成集循环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体验农业为样板的现代农业园区。
随着制盐产业市场化改革,传统的海盐工艺逐渐丧失优势,舟山多地盐场都面临着退出、转型。而随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逐步深入,废弃盐田成为舟山“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的重要元素之一。
通过创新开展废弃盐田复垦,舟山有效唤醒了沉睡的废弃盐田资源,变废为宝的盐田成了重大项目发展的“土地仓库”、美丽渔农村的“大花园”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打造海岛特色的共富单元
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舟山各地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找准重点堵点,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助力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共富基本单元、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
普陀区六横镇以龙山村、杜庄村等10余个村土地整治为契机,联动周边船厂、企业,谋划打造了龙山片防洪扩排工程项目、生态旅游观光古道茶旅项目、“月缘·杜庄”主题工程等一系列涉及民生实事、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共富单元,涌现出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美丽乡村精品村,进一步推进民生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乡村整体风貌,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嵊泗县菜园镇、五龙乡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根据不同类型资源,谋划包括垦造耕地、金鸡山岛人居环境提升等村庄整治项目、金鸡山海岸带修复、年海岛公园绿化美化、磨石弄垃圾填埋场封场、菜园镇海滨西路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等工程。特别是五龙乡会城民宿聚落基础配套一期工程,将作为推动当地民宿经济发展的支点,探索区域旅游发展创新之路。
围绕“田优山美,海岛休闲;农旅融合,共富定海”的发展愿景,定海区实施农用地整治、村庄整治、低效工业用地和城镇低效用地整治、东海福泉农旅结合项目等工程,特别谋划建设鸟岛生态多样性保护工程“智慧鸟岛”,力争建设全域美丽海岛定海新城、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